看点谈起阅读教学,文科教师是主力军。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常生龙发现,在当今教学环境中,作为一名理科教师,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,将很难胜任教育教学工作。他认为,阅读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,有助于自身精神底蕴的厚实,理科老师若能扩大自己的阅读量,不仅能在教学中就融会贯通,学生的学习也更有可能跳出学科、洞悉知识的本质特征。
一些理科教师在阅读上存在“偏科”
学生的“偏科”问题,一直被各方所关注,甚至通过高考制度的变革来纠偏。其实,教师的“偏科”问题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。
理科教师在阅读的“偏科”现象,或许与几个因素有关:
一是过早的分科,使得他们在求学期间就没有接受良好的阅读训练,未能养成阅读习惯。
走上工作岗位后,很少有学校会对教师进行专门的阅读辅导,唤醒他们的阅读渴望。
二是理科的学习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,知识之间通过特定的规律和原理建立关联,因果关系的链条比较清晰;
理科的教学比较突出逻辑和思维,强调规则和秩序,把握了学科的这些特征,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,阅读对教学的直接贡献不是很明显。
三是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。文科的教学评价因为有阅读、写作等题型,要求教师要做大量的阅读,并撰写下水作文,而理科的教学评价往往指向的是教师的解题水平,于是研究试题、分析试题有哪些类型的解法就成了理科教师特别关心的事情。
四是理科的绝大多数知识内容都能用科学的语言加以准确、规范的描述,在理科教师的心中,自然现象都是清晰可解的。
但文学、绘画、音乐等领域就非如此,你或许在阅读了一部作品后感受到了它的好,但却很难用语言对其进行描述,这往往让理科教师感到困惑,也强化了他们对阅读的敬畏之心,在遇到与阅读相关的事情时自愿退到后面。
我自己就是一名物理教师,对理科教师的阅读现状感同身受。
但同时也深切地意识到,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、学校的教育形态、教学的方式方法即将迎来大变革的时代,作为一名理科教师,如果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,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,将很难胜任教育教学工作。
我自己一直以来就有坚持阅读的习惯,从2006年开始,每周读一本书并写出至少3000字的读后感,努力让自己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。既便如此,也常常为自己不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进展而汗颜,感到自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节奏。
阅读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基础
对教师来说,阅读可以分为两类:功利性的阅读和滋养身心的阅读。
滋养身心的阅读比较好理解,所谓功利性的阅读,指的是与自己的工作相关的、借此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阅读。这两类阅读都是必要的,共同构建起教师独特的阅读体系。
从功利性的角度看,理科教师应该醉心阅读。
理科的教学内容,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,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学科的思维方式,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比较滞后,学科领域的那些新进展、新发现、新理论很难在教材中出现。
但我们所教的学生,在走向社会的时候所接触的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,往往又是当下最新、最前沿的,这就使得学生所需要的与我们所传授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。
而弥补的办法,就是教师通过对学科领域新的研究、新的探索的持之以恒的阅读,择其精华,通过恰当的方式融入到教学实践中,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不断生长着的学科的种子。
学生是如何学习的,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?随着神经科学以及脑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,人们对此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,这其中有许多新的发现,比如大脑的神经细胞会因为我们持续进行某方面的学习而生长、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具有用进废退的特点、学习是不同功能的神经细胞共同参与的过程,等等。
大脑工作机理的新发现,在不断修正有关学习的理论,也为学习更加高效探索了路径。教师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专著,可以让自己真正做到了解学生,让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得以有效落实,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少走弯路、事半功倍。
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,教师基本上就是知识的化身,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教材和教师的讲授。
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逐渐普及,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发
文章来源:《理科考试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lkksyj.cn/zonghexinwen/2020/0629/332.html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高考考试,文科生跟理科生有什么区别?
理科考试研究投稿 | 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| 理科考试研究版面费 | 理科考试研究论文发表 | 理科考试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理科考试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